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无标题文档
现在的位置: 共和新闻网专题专栏三基建设典型宣传
创新牧区坐班新模式 打通服务群众一公里——共和县切吉乡加什科村“两委”班子坐班纪实
来源: 共和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5-06-12 16:21:16
编辑: 共和新闻网

  共和新闻网讯  切吉乡加什科村位于共和县西南方向,距共和县城130公里,西与海西州乌兰县接壤,南与兴海县毗邻,地域面积550平方公里,全村245户1114人,是一个青藏高原的典型牧业村。今年以来,共和县切吉乡加什科村针对本村地域面积广、人居分散,部分群众到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办理事务不便捷等实际,坚持从牧区实际出发和群众事情干部办,群众的问题村解决,群众的事情用群众的办法来解决的思路,在严格执行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村级事务自行管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村“两委”班子和牧民群众两个积极性,将村里两个社的牧民合理划分为若干个村民小组,推行服务卡片、人户档案、内部规矩并驾齐驱法,第一时间收集、梳理和办结牧民群众的各项诉求,为牧民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在切吉草原赢得了广大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推行便民“服务卡片” 群众遇事“一拨便成”

  加什科村党支部为做好便民服务群众工作,采取“定人、定时、定联”卡片服务制度,用藏汉双文统一印制了500余份便民服务联系卡,明确坐班村干部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坐班时间,分发到每家每户,方便了赴夏季草场放牧、外出务工以及离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较远牧民遇事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坐班村干部,及时有效的为牧民提供服务。比如今年4月份,本村二社村民索南项秀在夏季草场放牧时,得知家里拉运空心砖的三轮车在回家途中,因车胎爆裂抛锚,当时天色已不早,索南项秀在纠结与无奈之时,想到了村里发放的便民服务卡,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拨通了当天坐班的村干部兰公优的手机,兰公优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3名村民带着补胎工具赶往三轮车抛锚点,赶天黑前把三轮车和一车砖运至索南项秀家中。再如一社社员仁某和二社社员南某两家距离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较远,今年3月份,村干部接到仁某的电话,请求村干部出面帮助解决其本人与南某两家100亩耕地纠纷问题,第二天,村支部书记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协商,使法院未解决的问题,经村“两委”班子调解最终圆满得到解决。截至目前,全村共受理各类事务29件,办结27件,办结率为93%。

  建立“一户一档” 人户信息“一查便知”

  在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制和便民服务联系卡的基础上,加什科村以人户居住点、使用草场邻近为基础,坚持就近、自愿原则,将全村牧户100%纳入村民小组管理和服务范围,两个社245户划分为21个村民小组,每组8至15户不等,每组建立分户台账,每户建立包括户主姓名、家庭成员、草场面积、耕地面积、牲畜数量、房屋结构和享受低保、医疗、养老参保情况、及银行贷款、矛盾纠纷等为内容的人户档案。并将每家每户户口簿等相关证件复印件纳入档案,进一步完善“一户一档”,并及时、有效核实、更新人户相关信息,为落实民生项目和有序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大大提升了为群众代办服务效率。根据档案信息对全村75岁以上的31位老人进行了慰问。同时,由各小组党员群众通过民主选举推选一名党员担任小组长,负责收集、办理和上报本组党员群众日常需要代办的事务,按照“能办尽办、不能则报”的原则,想办法答复和解决群众各项合理诉求,改变以往等待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如今年5月份,村干部根据建立的人户档案,走访有可能存在矛盾纠纷的村民周某时,得知周某与扎某夫妇感情破裂已离婚,但在划分150亩耕地及各类奖补资金时,双方刻意强调自身困难,意见分歧较大,两人都为此事很闹心,村干部及时组织村调解委员会成员,从法律、道德及感情和双方实际情况方面,通过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有效调解,最终双方相互谅解、作出让步,纠纷得以圆满和解。充分发挥村民小组的作用,村里面有紧急事宜需要商讨时,村民小组组长代表本小组牧民参加会议,会后逐户传达相关会议内容。村里面开展“低保户”、“五好家庭”、“孝敬老人”等活动时,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评选出各自人选,然后提交给村委会集中进行评选。牧户需要向银行贷款时,村民小组组长负责把好关口,对无偿还能力,用贷款喝酒、赌博等乱消费的牧户,向银行提供信息,一律不予办理。村民小组成员联合创业需要资金,由小组组长带头,进行联合贷款。

  制定“内部规矩” 干部履职“一始至终”

  在保证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制度的同时,加什科村党支部商议村“两委”班子成员进一步细化、实化轮流坐班制度,召集“两委”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制定了定期坐班、坐班登记、事务代办、首问负责及责任追究制等5项制度,将每个月分成5个时间段,明确每个时间段都有村干部坐班,使村干部定期坐班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养成。并严格按照“谁受理、谁处理、谁反馈”的原则,严格执行交接班登记制度,对坐班期间受理的事项严格登记,能够及时答复或解决的,在坐班时间段内千方百计给予解决,对坐班时间段内不能解决的由村“两委”班子集体研究给予解决,“两委”班子不能解决的事宜,及时上报乡党委、政府给予解决,对村干部随意搁置、拖报群众合理诉求的提出相应的处罚措施。在此基础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各小组组长保持手机24小时通畅,切实做到随时随地为群众服务。村党支部书记南先优说:“既然全村党员群众信任我们村干部,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想最有效的办法解决好群众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加什科牧民群众说:“现在村干部轮流坐班实在是太好了,村干部作风转变了,我们办事情确实方便了”。(共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关却杰)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青海新闻网
中国藏族网通
新华网青海频道
青海羚网
共和教育网
青海湖网
海南州人民政...
共和县人民政...
中共共和县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