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无标题文档
现在的位置: 共和新闻网党的建设
党建+扶贫:让群众走出致富新路子
来源: 海南报
发布时间: 2018-08-07 17:57:04
编辑: 共和新闻网

  今年48岁的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村民史大妈每到农闲时候都会按时去村里的“梨春农业发展基地”上班,每天给花浇水,给菜施肥,日子过得很充实。“在这里每天我都能收到95元的固定工资,再加上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等,每个月会有近四千元的收入。”史大妈说。

  占地80亩、投资460多万的集种植食用菊、多种观赏花为功能的上卡力岗村梨春农业发展基地在建成的两年多时间里,充分发挥了优势,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17年,为使合作社的观赏花卉效益可观,该基地又流转土地400亩用来修建蔬菜温棚,种植优质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建成了集旅游观光与蔬菜销售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基地。“梨春农业发展基地前期建设、中期种植、后期管理维护,从蔬菜移栽、除草、施肥、浇水,到采收、销售各个环节雇佣的都是本村贫困户,这样他们既能在家门口挣到钱,还能照顾好家。”驻村干部张炜民说。

  说到变化,张炜民还是忘不了起步时的艰辛。这些年来,他和扶贫工作组一道苦干、实干,终于换来了上卡力岗村面貌的焕然一新。“我们村的路现在修的好啊。”听记者提到路,张炜民的兴致更高起来。“上任后,我‘啃’的第一块硬骨头就是修路。从一开始修建硬化路,再到把道路进行绿化、亮化,路的变化促使上卡力岗村发生了巨大改变。”张炜民说,现在村里年轻人就没有闲的,都在忙着挣钱致富。

  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将“精准扶贫”工作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推行了“支部+企业+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打造了富有沙漠绿洲气息的生态旅游乡村,进一步壮大村级经济实力,为实现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铺平了路子。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群众认真学习,提出支部当家谋思路,引企业做投资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支部+企业+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

  引进青海立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7万元建立菊花种植基地,新建育花温棚180亩,采摘高标准大棚4座,生产加工房650平方米,农业滴灌设施150亩,主要种植百日菊、波斯菊、矢车菊等品种。

  在成立菊花种植基地的同时,鼓励引导贫困户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把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89人纳入产业化链条,通过土地流转,每亩每户增收500元;72名贫困户进基地务工,人均增收6000元;将人均6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入股青海立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分红10%。并计划投资300万元,投资旅游扶贫项目,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预计户均分红1000元,能够带动贫困群众在旅客游玩、吃住、观光等旅游产业链中真正得到实惠。

  李海夫妇之前一直在西宁市打工,去年得知村里的这个基地优先照顾贫困户,他们一起来到该基地,基地负责人得知她们家的情况后,便立即雇佣了她们。

  如今,她们和婆婆三人都在基地里干活已经两年多了。“在这里上班,活很轻松,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每个月我们三人能拿到8000多元。”李海高兴地说。

  在上卡力岗村,“脱贫”成为广大群众的心声,“小康”成为广大群众的追求。现年50多岁的张生明说:“有了这个基地,我们的收入也比以前更稳定了,也有了一定的保障,我这心里很是高兴。”张生明脸上流露出了幸福。

  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基地现已逐步踏上正轨,明年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发农家乐、旅游餐饮服务、菊花茶成品出售等项目,实现一个种养结合、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体。(海南报记者/高岳)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青海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藏族网通
新华网青海频道
青海羚网
青海湖网
海南州人民政...
共和县人民政...
中共共和县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