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无标题文档
现在的位置: 共和新闻网民计民生
【脱贫攻坚一线事】80后贫困户农家乐里走出脱贫路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8-12-05 17:18:04
编辑: 共和新闻网

  12月的共和草原上呵气成霜,谢春青和妻子坐在炕头,算一算这一年辛苦挣来的钱,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过段时间等女儿放了寒假,就带着全家一起去置办几身过年的新衣裳!”谢春青心里盘算着。

  今年37岁的谢春青,是共和县龙羊峡镇德胜村村民,一年前,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这一年多来,他和妻子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学习烹饪,开办农家乐,终于在2017年年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说起一直陪伴自己的妻子陈淑琴,谢春青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愧疚。

  原来,谢春青从小家庭条件就十分困难,在他的印象里,身患残疾的父亲和体弱多病的母亲,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长吁短叹,两个姐姐也只能出去捡点野菜卖了贴补家用。除此之外,一家人只能靠着务农的微薄收入来支撑整个家庭的支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谢春青13岁时不得不放弃了学业。从那时起,他就帮父母分担起了家庭的重任,翻地、种地、灌溉、收割……

  一晃,谢春青到了娶亲的时候,但由于家庭原因,始终没能如愿。

  脱贫的道路艰难而又漫长,直到后来遇到现在的妻子时,谢春青的家庭条件还是十分困难。有人说:“这么困难的家庭,还有人肯嫁给他。”听着这些话,他默默立誓一定要让妻子过上好日子。

  好日子的第一步,就是要给妻子一个像样的家。2012年,村里实施危房改造项目,谢春青东拼西凑了两万元钱,再加上政府补贴的八万多元,终于盖起了6间新房。贤惠的妻子把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小两口的日子也似乎有了希望。但后来母亲生病后的一场手术,让谢春青和妻子不得不迈出了申请贫困户的这步路子。

  其实,谢春青打心眼儿里不愿意当贫困户。他说,自己才三十几岁,有时听到别人说“贫困户躺着也能拿钱”这种话时,总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2016年,谢春青和妻子参加了共和县免费举办的农家菜厨艺技能培训班。学了点技术,他们便有了开个农家乐的想法。

  德胜村地处恰龙公路,三面临水,风景秀丽,来这里旅游避暑、品尝农家菜的游客络绎不绝。

  瞅准了这一点,谢春青找到驻村第一书记杨寿林,主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看到这位贫困户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杨寿林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终于,谢春青一家人办起了自己的农家乐。正是投入了实诚的一颗心,不管是地方风味的菜品还是就餐的环境,都让客人赞不绝口。一年下来,刨去成本后竟然能有5万元的收入。

  在创业的路上,谢春青和妻子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脱贫后的他们一家人,心里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无限感激,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扶贫手记

  信心和信念,正是我们这篇稿件所要讲述的故事。

  在共和盆地,还有许许多多像谢春青这样的贫困户,他们在党和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共和儿女,从来不缺创业基因,更不缺奋斗精神,他们在遥远的丝绸之路回波中,创业创新筚路蓝缕,沿着“一带一路”砥砺前行。

  这里还有许许多多锐意进取勇敢圆梦的故事,他们是普通人也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这些人和这些故事,汇聚成了共和人不懈奋斗、构建和谐、务实求变、艰苦创业的精神之基。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多年来,共和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全县上下为扶贫工作“开绿灯”,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工作,注定要在共和县扶贫大业的史册中留下辉煌的一笔。(西海都市报/晓娟 祁万强)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青海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藏族网通
新华网青海频道
青海羚网
青海湖网
海南州人民政...
共和县人民政...
中共共和县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