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无标题文档
现在的位置: 共和新闻网文化旅游
吐谷浑“王者之城” 探访记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2-28 15:10:28
编辑: 共和新闻网
繁华远去,今日宁静的伏俟城成为牛羊的乐园。

  伏俟城一角。

  青海湖畔的“王者之城”

  在高原最美好的夏季,我们前往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探访丝绸之路青海道上曾经的重镇——吐谷浑国都伏俟城遗址。那是2012年8月的一天,上午10时,海晏县文化馆的李起录先生驾车载着我们8个人,风尘仆仆地赶往刚察县。一车人说笑着,谈论着草原和天气,不知不觉就到了刚察,县文化馆的扎拉先生已经等候多时。

  轿车行驶在茫茫草原,我早已迷失方向,只知道车是在绕青海湖而行,往海南方向而去,其他什么也搞不明白,心怀里除了兴奋就是期待。遥望天边的白云,脑海里蓦然地生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神秘感,怀着对古城的种种神秘猜测,我们走进了曾作为吐谷浑人都城的伏俟古城遗址。

  吐谷浑本为人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辽东鲜卑慕容氏首领慕容涉归之子。慕容涉归去世后,为争夺牧场,吐谷浑与他的弟弟慕容廆发生争执,率领自己的部族离开辽东,向南迁徙。他们先是驻牧阴山,后又从阴山西迁,约在公元315年辗转来到今天的甘肃临夏,又不断向北、向西发展。后来,吐谷浑之孙叶延以其祖父吐谷浑的名字为姓氏、族名和国名,正式建立吐谷浑政权。

  我们要探访的伏俟城俗名铁卜加古城,是古代连接东西交通的重镇,“伏俟”为吐谷浑语,汉语意为“王者之城”。据《北史·吐谷浑传》,“(吐谷浑王)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夸吕登位称汗在公元535年,因此,伏俟城距今有一千几百多年的历史。1986年,伏俟城遗址就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吐谷浑国立国350年,其最盛时的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西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南抵今青海南部,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国土东西2000公里,南北1000公里。

  历史学家周伟洲认为,“在我国古代民族中,像吐谷浑那样建立政权之长,活动地区之广,与国内其他民族关系之密切,还不多见。”吐谷浑为古代中原王朝与西部少数民族政权乃至国外的文化、经济、政治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

  朝向东方的城门

  伏俟城遗址在布哈河南岸,南距石乃亥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东距青海湖7.5公里,切吉河绕行城北,周围是一片地域开阔、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这是一座被萋萋芳草掩盖了容颜的古城。站在城墙上,举目遥望,四周的城墙轮廓清晰,整座城池保存比较完整。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在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卜加村东南600米处发现有南北朝、隋的古城一座,定名伏俟城。”“吐谷浑夸吕即位称汗,定都于此,名伏俟城……古城南北长270米,东西宽240米,城墙夯筑,残高7至20米。基宽18米,顶宽3米。开东门,外有方形遮墙,城外有廓。砾石筑城。残长约1400米,城内有一条东西向中轴线。两旁各有长50米。宽30米的三组房址。最西端有边长70米的一座小方院。小院东、南、北三面墙已坍塌,现仅略高于地平面,西墙则与西城墙重合为一。方院与城墙间有一座长15米,高9米的夯土台。台上有房址。城内发现瓦片和夹砂红、灰陶片。”

  李起录和马世禄先生说,伏俟古城的布局风格既有汉文化的影子,又有吐谷浑人的特点,这座城的城门向东,符合鲜卑人“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后汉书·乌桓传》)的习俗。

  如今,萋萋芳草早已掩盖了古城昔日的雄姿,那些当年的房址、小院(可能是吐谷浑的王宫)与中轴线等只剩下依稀可辨的遗迹,东西向与南北向交织成棋盘式布局。若非考古学者或专业文博工作人员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十几个世纪之前,这里曾经是吐谷浑可汗的王城所在。

  彼时的繁荣与如今目之所及的荒芜和宁静,形成极大的反差,我一时竟无法调整这纷繁杂芜的思绪。

  迎来两位中原公主

  当地人称伏俟城为“切吉加夸日”,藏语“夸日”为城,称汉人为‘加’,意思就是“切吉地方的汉人城”。因为这里自古以来,一直是蒙古族、藏族牧民游牧之地,他们没有筑城而居的习惯,因年代久远,当地牧民无人知道它的来历,就误认为是汉人所筑,殊不知它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吐谷浑王城。

  收回遥遥的思绪,大家看到李馆长弯腰捡拾瓦片。李馆长介绍说,眼前的这些瓦片都是1000多年前的遗物。瓦片很碎,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基本看不出有什么纹路,黛青色残瓦,最大的也不过小半个巴掌大,其余都碎小得很,众人在草丛里扒着寻找,都纷纷跟着捡拾起来,我也捡拾了几块千年以前的瓦当拿捏在手,仿佛握住了千年以前吐谷浑王朝的那一片蔚蓝时光。至于这些瓦片捡拾回去有什么用处,恐怕谁也没有去做过多的考虑。

  伏俟古城地处丝绸之路青海道上,四通八达。青海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西走廊交通因战乱一度阻塞不畅的情况下,这里是中西客商和使团通商贸易、进行国家交流的交通要道。周伟洲认为,伏俟城为吐谷浑后期的政治中心,吐谷浑于此筑城,并作为首都,是与当时控制经青海至西域的交通有关。

  这座古城还见证了隋唐两位公主的和亲吐谷浑的历史。

  隋朝时,吐谷浑与隋朝时战时和。战争给中原和吐谷浑的百姓都造成了很大伤害。隋开皇十六年,应吐谷浑可汗世伏之请,隋文帝把宗室女光化公主嫁给世伏。第二年,吐谷浑内乱,世伏被杀,其弟伏允登上汗位。伏允上表,请求依吐谷浑风俗以光化公主为王后,隋文帝许之。此后,吐谷浑年年向隋朝上贡,双方迎来了一段和平时期。

  第二位嫁给吐谷浑可汗的汉地公主是唐朝的弘化公主。“唐贞观九年,李靖帅大军从陕州西进,击破吐谷浑。然后分军两路追击,北路军攻占伏俟城,穷追吐谷浑可汗伏允于图伦碛,伏允为部下所杀。”(周伟洲著《吐谷浑史》)贞观十年,唐以诺曷钵为河源郡王,仍居伏俟城。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赐封诺曷钵为河源郡王,年底,诺曷钵到长安朝见,并向唐太宗请婚。同年,唐太宗将弘化公主嫁到吐谷浑,“资送甚厚”。值得指出的是,弘化公主是大唐嫁给少数民族首领的第一位公主。

  这两位公主都是在伏俟城内与吐谷浑国王完婚,她们的和亲促进了吐谷浑与中原的友好往来,为保障丝绸南路的畅通创造了条件,为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和平作出了贡献。(文/李海娈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青海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藏族网通
新华网青海频道
青海羚网
青海湖网
海南州人民政...
共和县人民政...
中共共和县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