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无标题文档
现在的位置: 共和新闻网放眼共和
【援青十年】告别穷日子 开启新生活
来源: 常州广电、新华社江苏频道
发布时间: 2020-07-23 14:49:32
编辑: 共和新闻网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百姓幸福感的依托,也是常州援青干部对当地人民的承诺。脱贫攻坚以来,共和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兜底保障,全面补齐民生短板,一批又一批贫困群众告别穷日子,开启了新生活。

  早晨阳光和煦,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蒙古村村民文昌吉已经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把家具擦得一尘不染后看网络电视,是她搬到新家后每天必做的事。80平米的房屋坐北朝南,屋内有两间卧室,有客厅和厨房,还有十几平米的大院落。文昌吉和老伴患有重病慢病,仅有儿子儿媳妇两人有劳动能力,2015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2860元,成为青海省建档立卡贫困户。文昌吉说:“我们一家原先是住在土房子里的,地方小,安全系数也不高,常州援青干部来了之后,帮我们建了这个房子,政府出大部分资金,我们只要出一点点钱。”

  

  安全住房达标是贫困户脱贫六项指标之一,在蒙古村,像文昌吉一样搬进新家的还有250多户。2016年-2019年,常州援青工作小组从省援青项目资金中拨付790多万元,用于支持蒙古村安全住房达标项目,目前全村353户安全住房全面达标。

  此外,在常州援青干部的建议下,蒙古村与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结对,结对党员干部积极为联点户出点子、谋发展,通过产业、务工、政策等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根据贫困户收入测算数据,2019年底全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75.8元,超过国家脱贫标准。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工作人员马成德告诉记者:“家里有劳动力,但是有老人,外出务工有困难的,我们给他们买牛羊,(用)到户产业资金,或者“530”小额贷款,如果家庭没有劳动力,我们民政是低保兜底脱贫。”

  安了家,还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共和县铁盖乡七台村村民豆拉财让从自家院子里拔了几根萝卜,转身就在水龙头下冲洗。豆拉财让说,以前水源紧张,铁盖乡的几个村子,只能按计划轮流用水。村民豆拉财让:“第一个村先轮着用四天,然后给下一个村,只能蓄水,水质不好,去年这个工程建立了以后,现在几乎是24小时都有水,新鲜水。”

  6月18日,共和县龙羊峡镇的这座大桥即将进行最后一道工序:铺设沥青凝土桥面。负责这个项目的吴云良是常州金坛人,这几天,他忙着和当地政府以及常州援青干部进行收尾工作。这座桥还没有正式命名,但周围的居民都称它为常州大桥。共和县龙羊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谭海荣介绍:“(因为)是常州人民带着爱心援建修建的桥,我们镇是以红色旅游为主,我们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滞后,通过近几年,江苏援建的支持和帮助,有了质的改变。”

  据承建方、江苏中设集团青海分公司驻西宁负责人吴云良介绍:“这个桥总投资3000万元,全部是由江苏援建资金(来负责),这个桥连接龙羊峡镇中西部村落的交通,以往出行都要沿着老县道绕一个大圈,步行过去要半个小时,建成通车后,可能只要五分钟。”

  “携手奔小康”,常州援青工作组坚持把对口支援项目和援建资金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域倾斜,将民生建设项目作为优先考虑,调整实施了一批农牧民安全饮水、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建房补贴等项目,确保80%以上的援建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脱贫攻坚以来,共和县投资1.74亿元实施人饮工程巩固提升项目,11个乡镇77个行政村17650户67608人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电网升级改造项目惠及全县14885户农牧群众,实现村村有电、户户通电;

  累计投资2.55亿元实施农村道路建设项目75项,全县11个乡镇、99个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100%;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65%,实现了贫困户子女“零辍学”; 全县99所村级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要求,贫困群众医疗报销比例达90%,贫困户慢病签约率和服务率均达100%,医保扶贫让越来越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看得起病;

  累计投资7132万元,在全县6个乡镇7个行政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52户1893人;累计投资28251.3万元,在11个乡镇99个行政村实施危旧房改造9037户,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客户端编辑:严悦嘉)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青海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藏族网通
新华网青海频道
青海羚网
青海湖网
海南州人民政...
共和县人民政...
中共共和县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