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无标题文档
现在的位置: 共和新闻网党的建设
【乡村振兴】共和县塘格木镇黄河村:“133”党建新模式 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来源: 共和县塘格木镇党委
发布时间: 2022-07-13 12:01:36
编辑: 共和新闻网

  塘格木镇黄河村属于龙羊峡水库搬迁移民村,是半农半牧的行政村,平均海拔高度为3200米,距共和县50公里,距镇政府48公里。全村全部由回族构成,共168户609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499.7亩,各类牲畜存栏数6400头,牲畜暖棚105座。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名,村党支部共13名党员(包括驻村工作队成员2名),其中女性党员有1名,村设村民小组15个。近年来,黄河村坚持以党建统领各项工作,以“党建+”模式促进群众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得到巨大转变,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黄河村被评为全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0年黄河村成为塘格木镇唯一一个全县党建工作观摩点的村;2021年被评为全州优秀党组织。

  黄河村党支部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为立足点,提档升级“123”变“133”工作模式凝聚抓党建促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

  一、坚持党建引领巩固发展基础

  坚持把基层党建作为服务发展的“奠基工程”,让支部成为一座桥头堡,让党支部书记成为领头羊,让党员成为先锋队,凝聚党建活力,激发内在动力。严格落实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建立完善党内生活制度,严格组织生活。推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选优配强村一把手和村“两委”班子,优化组织设置。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以党史教育、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理想信念、政策法规、农业技术、致富技能培训,教育党员当好群众主心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争取资金30万元,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做到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工作新格局。把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中,搭建乡村振兴新平台,打造支柱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群众收入,初步形成“全域发展、联动增收”的经济产业发展新局面。

  二、特色产业联动助民增收致富

  村党支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动、产业铺路”发展模式,因村制宜,选准选好产业项目,形成以“拉面经济、牛羊养殖、村级合作”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增加群众收入。

  培育拉面产业。村党支部把牛肉拉面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行重点扶持引导。配合农牧科技等部门举办培训班,协调金融机构为新开办牛肉拉面馆的群众提供创业贷款。通过党支部引领扶持,拉面生意不仅在当地得到了很好发展,而且有不少群众把特色拉面发展到了外地。目前,全村在省内外共开办拉面馆32家,从业人员94人,“拉面经济”年经营性收入约210万元。

  发展养殖产业。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挖掘潜力,积极发挥回族本身养殖技术优势,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扶持贫困户养殖牛羊增收致富。协调金融机构为移民贷款1500余万元,累计贴息150余万元,实施牛羊育肥等项目。党员致富带头人马进宝吃水不忘挖井人,出资13万,为群众购买饲料,帮助发展家庭养殖。全村牛羊养殖规模在100头(只)以上的养殖户达26家,每年户均收益9.36万元。

  壮大村级产业。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到省内外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观摩学习,理清发展思路,增强事业信心。投资250万元,建成占地20亩奶牛养殖基地,争取扶贫项目资金200万元,引进西门塔尔牛96头,目前,产牛犊51头,累计收益26.6万元。投资162.9万元建设50.5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每年40%用于公益性岗位工资,6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年均收益24.7万元。投资150万元建成黄河、治海、哈尔干、中果、浪娘五村扶贫产业园一期项目,用于汽修、超市、餐饮、住宿、高原氧吧,餐饮部对外出租,收益5万元。

  三、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制提升

  村党支部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落实“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的发展思路,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出蓬勃生命力。

  大力实施五化工程,提升村级颜控值。村党支部以整治农牧区人居环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通过“支部牵头协调、联点单位帮扶、项目部门联动、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全力打造“宅基美化、道路亮化、田园洁化、村庄绿化、水体净化”的“五化”工程,营造了一个干净舒心、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持续提升村级风貌水平。宅基美化工程:投资636万元实施106户群众危旧房改造,所有住房全部达到B级以上安全等级标准,村民住房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改善了居住生活环境;道路亮化工程:投资691万元实施村庄整治,新建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改建村级道路5.67千米,安装LED太阳能路灯106盏(60W/盏),实现村级道路户户通,群众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田园洁化工程: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拆除残垣断壁3.8公里,拆除旧房120间,清理生活及建筑垃圾86吨,清理“牛皮癣”小广告12处,有效提升了村级环境卫生水平;村庄绿化工程:移居以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每年在村庄周边开展绿化植树活动,经过努力,共栽植白杨、柳树和松树约8.7万多株,使昔日的一片荒地变成了如今的绿色宝地,有效改善了局部环境气候;水体净化工程:投资410万元维修村级涝池和渠系改造,家家户户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投资267.98万元,新建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提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加强了环境保护。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群众幸福值。党支部发挥“领头雁”作用,切实增强班子凝聚力,党员干部作风从以往的“等安排”“靠政府”“要好处”转变为现在“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从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带领群众一起干”。党支部与驻村工作队从实际出发,制定《黄河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广泛征求贫困户个人发展意愿,确定“一户一策”,落实精准方略。利用78.08万元到户产业资金购买三轮农用车19辆,奶牛43头,151型手扶拖拉机8辆,合计收益达10.9万元,为贫困群众拓宽了脱贫渠道。2018年,38户122人实现脱贫;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全村609人参与,进一步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结合光伏产业,安排11名村民在保洁、绿化、安全巡逻等岗位就业;筹措资金7.8万元,为群众解决化肥、燕麦种子和粮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群众进行种植燕麦饲草、粮种串换,提升土地效益,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加强村民技术技能培训及职业教育,及时与农牧部门联系,聘请技术专家为群众讲授农业及畜牧业方面的基础识和实际操作技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村容村貌整治、劳动技能培训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土地效益,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拓宽了致富渠道,转变了生活方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值得到提升。

  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村民认可值。黄河村是一个纯回族村,近年来,黄河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通过抓党建促团结工作思路,突出基层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导作用,以“党建+民族团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党支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惠民政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讲身边民族团结故事”等主题活动。州联点帮扶单位干部职工与脱贫户建立“一对一”结亲对子,在互帮互助中增加收入,加深感情。加强联谊活动,与周边治海、哈尔干等村藏族、汉族青年举办“民族团结友谊杯篮球赛”,做到了活动“活”、融情“深”,让各族干部群众真情交往、真诚交流,进一步融洽了感情,加深了友谊。近年来,黄河村与邻村群众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矛盾纠纷。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统美德,109国道复线黄河村境内发生多次车祸,村民第一时间发现后,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助。加强治安维稳工作,近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评出“好婆婆”4位,“好媳妇”5位,为全村树立了先进典型,进一步融洽了婆媳关系,改善了邻里关系,营造了和谐家风。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人民网青海频道
青海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藏族网通
新华网青海频道
青海羚网
青海湖网
海南州人民政...
共和县人民政...
中共共和县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青ICP备19000163号-12
免责声明:共和新闻网由中共共和县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