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和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创造最优良的营商环境、最优惠的政策待遇、最优质的精准服务为目标,坚持抓项目、优环境、促发展,为各类市场主体打造投资兴业沃土,激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一池春水”。
引商招商,在抓项目上按下“快进键”。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持续强化项目投资拉动,全面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依托国家政策红利优势,紧紧围绕产业“四地”建设,梳理入库“十四五”、涉藏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1624项总投资272.71亿元,形成了接续不断、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紧抓自治州建政70周年契机,牢牢扭住大项目不放松,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组织实施涉及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城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项目112个。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建立项目总协调、旬汇报、月调度、随机抽查机制,在政务服务、企业用地、加速生产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以赴提供全流程服务,护航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亲商惠商,在优环境上打造“新形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批量下放审批权限,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有效疏通基层政务服务堵点。推行“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依法下放民生保障等领域17项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权,16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542项事项同步在“青海省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大厅办理,授权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推进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工作,23个部门、12家企业468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6个部门和7家企业76项工程审批事项入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由30日压缩至5日。强化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县政务云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各环节推广应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模式更加标准规范。持续优化各项营商服务,优化贸易结构,2022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700万元。
助商暖商,在促发展上激发“新热潮”。坚持一线工作法,制定县级领导联点企业服务制度,定期慰问走访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用实际行动、务实举措暖企助企。认真落实国务院33项经济一揽子措施和青海省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十条措施,减免国有资产经营主体房租和企业公租房租金79.08万元,为115户纳税人留抵退税27.17亿元,解决重点企业融资需求1.12亿元,“银税互动”为个体经营户办理信用贷款300余万,为27家企业公租房减免3个月租金34.5万,清欠企业账款735万,拨付补助资金1.29亿元,为企业配建公租房27家2481套,发放失业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补助182.29万元,推动政策文件“白纸黑字”变成援企惠民的“真金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