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共和县紧紧围绕省委书记陈刚在海南州调研时关于环湖旅游相关讲话批示精神,严待疫情结束后可能到来的旅游高峰,及时成立环湖旅游市场整治工作专班,从经营场所排查、旅游景点规划、民生情况确认和从业人员培训方面着手,扎实开展旅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推动环湖旅游产业体系科学化、规范化,着力提升经营形象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做足“统”字文章,保证经营质量。按照不落一户、不留死角的原则,及时对环湖南岸沿线农牧家乐、民宿、宾馆等575家经营主体开展“拉网式”排查,其中自营经营365家,出租或合作经营210家,从业人员8000余人,针对存在的基础设施弱、环境卫生差、服务质量低等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并为宾馆、民宿、乡村旅游接待点等统一设计门头、编号、导示牌、二维码等引导系统,做到“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标准”。坚持政府引导、部门监管、协会参与,制定旅游业接待最低行业标准,对原有的旅游协会进行行业整顿、排查整治,就川菜占比较高、本地菜品特色不明显等提出指导意见,充分保障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形象。
做好“规”字文章,增加观光景点。在符合生态环保、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家公园创建要求前提下,坚持“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和运营导向,以满足群众正常生活需要及游客生态观景需求为出发点,依照省政府《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围绕防止重点生态功能区“超载”“过载”目标,规划建设6处环湖旅游景观点,其中南山观景台,吉祥八宝谷,东格尔观鱼台3处已完成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设计方案定稿;娄拉水库,班禅敖包,文宝洞3处景点完成测绘,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紧锣密鼓进行,力求早日投入运营,发挥其避免扎堆、疏散游客作用,减少旅游高峰时期大批游客涌入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产生的负面影响,全力保护环湖生态平衡和安全。
做全“核”字文章,限定经济活动。始终坚持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与民生保障三者相协调,坚守沿湖地区生态红线底线,全力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对旅游公路内侧牧民住房、草场面积、牲畜数量等数据进行逐一核对,累计核查居民2318户,草场569311.32亩、禁牧面积21620.87亩、牲畜216136头(只),住房5419间、住房面积24622.75㎡、仓库430间,并以电子清单形式清晰确定农牧民生产生活经济体量。充分保障环湖地区农牧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压实属地责任和管理责任,从土地和房屋用途出发,严格限定经济活动形式,及时纠正违法经营行为,避免环湖南岸私设“景点”等旅游乱象反弹,确保环湖带地区建筑、农牧业产业、定居人数规模与生态保护要求相适应。
做实“培”字文章,提升服务水准。深入贯彻文旅部《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及省州委相关精神,为推动环湖地区旅游行业加快恢复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助力培养政治站位高、职业素养高、服务水平高的旅游从业人员,举办6期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度“送教上门”暨共和县环湖地区文旅企业服务技能培训班,累计300余名从业人员参加。紧扣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主题,围绕旅游接待服务规范,消防、环保和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组织实际操作,手把手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环湖文旅产业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业务素养,推进各旅游企业管理规范化、经营环保化、运营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