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无标题文档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共和新闻网放眼共和
【礼赞七十年 奋进新征程】“建”国家生态公园 “见”共和绿水青山
来源: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15 11:18:03
编辑:共和新闻网
自2022年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实施以来,共和县紧紧围绕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点,以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鲜明导向,落实体制改革、生态治理、打造地标、筑牢屏障四项举措,更快更优搭建起青海湖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
聚焦“疏堵点”,稳妥推进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期间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制”的共和县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期间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并制定共和县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期间管理体制改革任务清单、任务分工方案,以“优化设置、部门联合、司法衔接”作为改革重点,顺利推进湖管局原有职责承接、二郎剑市监所整建制划转、组建共和县行政执法局等工作,切实解决了多头多层重复执法、监测监管体系不健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聚焦“脏乱差”,持续推进生态治理。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海南调研时提出的“扎实抓好区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要求,召开环湖南岸旅游市场提档升级工作推进安排部署会,积极整合州县乡村四级工作力量,在沿环湖109国道和青海湖南岸开展常态化环境整治,重点改善垃圾露天焚烧、乱堆乱放等屡禁不绝的环境问题。同时,为切实提升旅游高峰期间乡镇一级垃圾、污水处理能力,着力在补齐环卫设施短板上下功夫,建成使用环湖南岸湖东种羊场、江西沟镇、黑马河镇、石乃亥镇3座污水处理厂及4座垃圾填埋场,以不定期暗访巡查追踪整治进展情况,有效减轻环境承载压力。
聚焦“金名片”,打造生态旅游地标。紧抓青海湖创建国家生态公园契机,积极探索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民生改善互促互补互兴的发展路子,按照《共和县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行动方案》,打造(农)牧家乐、民宿、示范基地等经营主体,依托青稞、冷水鱼在内的12种重点特色产业和青海湖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康养、营地、研学、摄影、运动等旅游项目,以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为导向,在实现生态旅游“三二一”融合发展路径上不断谋划,以打造完整的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生态旅游新业态助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工作。
聚焦“可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按照省委书记陈刚提出的“编制并实施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要求,全力维护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开展青海湖南岸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健全“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保持封湖育鱼、禁捕管控高压态势,救助雪豹、普氏原羚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20余只,生态环保理念在农牧民群众中蔚然成风,生态修复、环境监管、环境整治等工作辐射受众1万余人次,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大联动”屏障。
聚焦“脏乱差”,持续推进生态治理。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海南调研时提出的“扎实抓好区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要求,召开环湖南岸旅游市场提档升级工作推进安排部署会,积极整合州县乡村四级工作力量,在沿环湖109国道和青海湖南岸开展常态化环境整治,重点改善垃圾露天焚烧、乱堆乱放等屡禁不绝的环境问题。同时,为切实提升旅游高峰期间乡镇一级垃圾、污水处理能力,着力在补齐环卫设施短板上下功夫,建成使用环湖南岸湖东种羊场、江西沟镇、黑马河镇、石乃亥镇3座污水处理厂及4座垃圾填埋场,以不定期暗访巡查追踪整治进展情况,有效减轻环境承载压力。
聚焦“金名片”,打造生态旅游地标。紧抓青海湖创建国家生态公园契机,积极探索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民生改善互促互补互兴的发展路子,按照《共和县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行动方案》,打造(农)牧家乐、民宿、示范基地等经营主体,依托青稞、冷水鱼在内的12种重点特色产业和青海湖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康养、营地、研学、摄影、运动等旅游项目,以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为导向,在实现生态旅游“三二一”融合发展路径上不断谋划,以打造完整的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生态旅游新业态助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工作。
聚焦“可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按照省委书记陈刚提出的“编制并实施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要求,全力维护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开展青海湖南岸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健全“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保持封湖育鱼、禁捕管控高压态势,救助雪豹、普氏原羚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20余只,生态环保理念在农牧民群众中蔚然成风,生态修复、环境监管、环境整治等工作辐射受众1万余人次,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大联动”屏障。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人民网青海频道
青海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藏族网通
新华网青海频道
青海羚网
青海湖网
海南州人民政...
共和县人民政府网
中共共和县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青ICP备19000163号-12
免责声明:共和新闻网由中共共和县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