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始终将青少年儿童的法治素养作为法治共和建设的重要标志,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儿童法治教育宣传,全面提高青少年儿童法律知识和防范意识,用法治力量呵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青少年儿童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建立平台,打造法治宣传点。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共和县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履职优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创办“赛钦梅朵(藏汉双语)”法治微课堂,全力打造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法治网络宣讲平台,以多形式、全方位开展青少年儿童法治宣传,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积极发挥“检察蓝”和“志愿红”作用,探索青少年工作和检察公益诉讼相融合地服务广大青少年儿童新路径,动员多方力量更好地参与青少年儿童保护工作。
灵活宣传,扩大法律知晓面。“赛钦梅朵”法治微课堂以网络为载体,将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知识、自护技巧等内容,通过录制语音、微视频,编辑文字、图集等形式,利用色彩搭配、声电结合的方式,将法律知识融于妙趣横生的情景之中。截至目前,共播出19期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及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等内容的网络宣传课。结合支教志愿活动,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关爱女童成长,开展“予”她同行,“卫”她护航宣传活动,并捐赠一批生活必需品,以温暖关爱助力女童科学应对成长变化。
开展活动,深推法治进校园。坚持法治教育常态化,结合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不停歇,法治副校长不缺位”主题活动,精心组织,深入开展“学法懂法用法,争做守法小公民”“反对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藏汉双语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题法治课堂,推动全县22所中小学法治宣讲全覆盖,着力为全县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开展“青春与法同行”青少年法治宣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广泛征集青少年普法漫画、普法征文、普法学法舞台剧等,推动广大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
综合分析,找准预防关键点。利用开学第一课,全面讲解预防校园暴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负的法律责任,有力宣传防毒禁毒、反诈防骗等内容,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结合县域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多发、频发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梳理归纳案件背后暴露出的法治缺位问题和法治短板,用通俗易懂的法治小故事、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讲解与未成年人相关或易触犯的违法犯罪种类,目前,推出的“呵护少年的你”“交通安全法治宣传栏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亮点解读等栏目,起到了正确引导、预防犯罪的效果。
|